在重庆龙兴足球场的夜晚,国足的命运被一笔一划地书写。王钰栋在补时阶段的点球,让中国队以1比0战胜了巴林队。尽管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2026美加墨世界杯预选赛的征程,以3胜7负积9分的成绩位列小组第五,但这场胜利并没有带来球迷期待的喜悦。相反,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因为在这一时刻,江苏省的“苏超”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南通队以高居积分榜首的姿态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这种对比的浪潮在网络上迅速掀起,甚至出现了“南通队宣战国足”的极端言论。前国脚范志毅的直播间被这样的言论刷屏,他情绪激动地回应道:“你南通队真能踢出来吗?这话你也说得出来!”这段言论迅速引发了舆论的两极分化,一部分网友力挺范志毅的真性情,另一部分则质疑他对地方球队的轻蔑态度。
面对这场争议,南通市文旅局以开放的态度回应:“我们欢迎批评,也欢迎范大将军来南通看球。”这样的回应赢得了不少网友的赞赏,他们认为这体现了南通的气度。与此同时,《扬子晚报》刊发了一篇尖锐的文章,指出:“国足再弱也轮不到业余足球来挑战。”文章认为,虽然国足存在技战术上的短板,但这是国家队层面的问题,与业余足球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一份署名南通队的文言文战书更是将这场争议推向了高潮。战书声称要在VAR条件下与国足一决高下,但随后南通市足球协会和中乙海门珂缔缘俱乐部都官方辟谣,明确表示没有发布过此类挑战。
实际上,南通队并非所谓的“草根高手”。其主力框架实为中乙球队的职业球员,如门将赵东旭拥有三个赛季的中乙经验,后卫李贤成曾征战德国地区联赛,队长齐丹更是经验丰富的职业球员。这样的阵容与业余足球存在明显差距。而国足在本届世预赛中的表现也让球迷感到失望和痛苦。0比7惨败给日本队的失利、输给印尼的比赛更是打破了68年的纪录。某些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也让球迷质疑他们的态度和能力。
与此同时,“苏超”联赛的火爆也反映了江苏各市的文化经济差异和独特的“散装江苏”现象。各市通过赛事转化地域竞争为娱乐动力,为家乡球队的胜利而自豪。然而,“苏超”的核心价值并非简单的足球比赛,而是通过赛事拉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在争议背后,一个动人的身影折射出中国足球的不同维度:南通珂缔缘俱乐部创始人李太镇。这位曾经的拖鞋厂老板为了足球梦想倾尽所有,不仅免收学费培养青训球员,还高价聘请外教。他的故事让人看到了草根足球的赤诚和希望。
然而,民间足球的热情遭遇职业足球的困境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足球生态需要多元层次共存。“苏超”的价值在于激活地域认同和足球热情,但其成功经验不能被简单地复制到职业足球的振兴上。职业足球的振兴需要直面青训体系薄弱、联赛运营不专业等系统性问题。
最终,无论是国足的比赛还是“苏超”的角逐都各有其价值与意义。比较两者如同拿社区文艺汇演对比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各有其独特之处。中国足球的崛起需要更多的土壤培育热爱、技术提升以及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技战术短板等挑战。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走出“段子比进球多”的怪圈让球迷能更为理性地为家乡球队的拼搏喝彩同时也以理性态度看待国家队的技战术短板让中国足球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