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韩国媒体OSEN近期的报道,中国男足正面临着一场换帅风波。他们指出,尽管中国队曾经聘请了世界级名帅里皮,但依然未能打进世界杯决赛圈。这引发了对于教练之外因素的深入思考。
在14日中国国家队未能晋级2026年国际足联美加墨世界杯正赛后,中国足协果断解雇了伊万科维奇教练。此时,接任教练的人选开始浮出水面,其中包括了申台龙、徐正源等韩国教练。然而,中国媒体似乎对韩国教练持保留态度,似乎认为“韩国人不行”。
然而,最终中国的选择却是一位欧洲人——久尔杰维奇。中国宣布将现任U20国家队主帅久尔杰维奇临时升任为成年国家队教练。这似乎是一种出于资金考量的选择。在当下中国足球环境下,由于资金短缺,无法进行大胆的投资,即便更换教练,也难以在短期内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对于这样的换帅风波,中国媒体每天都有文章指出中国足球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其中,《足球之夜》记者王楠提到了中国国家队在教练选拔上的预算问题。他表示,中国国家队用于教练选拔的预算仅为100-120万欧元,这个金额包括了教练的年薪以及整个教练组团队的费用。这样的预算要想聘请世界顶级教练显然是不够的。
事实上,前任教练伊万科维奇据说为了能够担任中国国家队教练,将自己的身价降低了一半以上。尽管他的薪资低于前任扬科维奇,并且只是他执教阿曼时的三分之一。在考虑过其他如奎罗斯和佩特科维奇等候选人后,中国队发现在价格上难以接受前者的报价过高,而后者的亚洲足球经验又相对不足。
尽管中国足球将问题归咎于聘请的教练水平不足,但问题的真正原因并不简单。教练的能力与年薪并不总是成正比。中国足球一直试图通过聘请西方教练来学习先进的足球理念,但屡屡失败。这表明,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其他方面,如基础建设、球员培养、足球文化等。
然而,当地媒体依然将焦点放在教练的年薪问题上。他们似乎忽略了问题的复杂性,而只关注表面现象。这无疑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无法真正解决中国足球所面临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足球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努力。仅仅更换教练或者调整年薪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只有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全面改革,才能让中国足球真正走出低谷,走向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