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nnyue
来源:互联网品牌官
近期,一场关于赞助的争议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比亚迪,这家知名企业原本计划投入7500万,每年1500万,共五年时间,用于支持中国足球,特别是帮助年轻球员走出国门,接受更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然而,这个原本旨在推动中国足球发展的公益计划,却在一公布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抵制。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今年7月,当中国足协与比亚迪宣布合作的时候,社会各界对此的反应并不一致。比亚迪的初衷是通过企业力量,帮助青训“搭梯子”,让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有机会去欧洲联赛锻炼。然而,这个计划一公布,网络上就出现了一股抵制的声音,有人甚至表示“烂队不配拿民族品牌的钱”。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言论背后似乎有明显的操纵痕迹。话题标签一致,评论内容也高度雷同,显然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操控。据足球评论员董路爆料,这背后其实是比亚迪竞争对手在搞小动作,试图通过舆论攻击,把比亚迪从中国足球的合作名单中挤出去。
比亚迪作为一家在全球市场风生水起的企业,其实并不缺这7500万的曝光度。他们家在2024年欧洲杯是与海信、vivo等国际品牌一同赞助的;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队打进世界杯时,他们的品牌总裁甚至还直接赠送了42辆汽车作为礼物。所以,这次合作其实更多是基于社会责任感的决定。
从财报数据上看,比亚迪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全球市场上更是卖得风生水起,如德国市场销量同比暴涨824%,西班牙市场销量更是比特斯拉多两倍。这种硬技术打底的企业实力和全球市场地位,使得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去支持公益事业。
然而,这次赞助风波也暴露了中国足球的深层问题。全国注册的青少年球员才8.7万人,还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很多地方连个像样的足球场都没有;中超联赛几乎被外援“垄断”,本土球员的出场机会少得可怜。在这个背景下,比亚迪的赞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场原本应该被点赞的公益行动却被别有用心的人搅黄了。网络舆论的失控让人寒心,一些人为了流量故意把水搅浑;一些网友则不加思考地跟着节奏瞎起哄。这种“标签化”的思维正在摧毁社会的信任基础。
这次事件不仅让企业蒙冤、中国足球失去了宝贵的机会、也让网友们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它提醒我们:在互联网上随意发泄情绪时可能正在亲手掐灭中国足球的希望。在这个“键盘侠”横行的时代好心也可能被当成驴肝肺。
虽然这次赞助暂停了但比亚迪的发展势头丝毫没受影响他们正计划在海外建更多闪充站推出全民智驾等新技术这种技术自信和市场野心也证明了他们的成功并非靠炒作得来。但同时这次事件也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做公益之前需要先考虑如何应对舆论风险。
最后想说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我们都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在面对任何事情时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轻易被带节奏。对于比亚迪来说虽然这次暂停了赞助但他们绝不会停下脚步因为他们是真正有技术、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而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虽然这次失去了一个机会但只要我们不放弃、不灰心总会等到真正理解它、支持它的人出现的那一天。让我们多给点耐心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足球强国也不是靠骂就能骂出来的。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等内容将继续在备用号上发布请各位朋友关注以避免失联。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删除希望各位谅解并支持备选发布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