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鸿云
编辑:Sette
一场比赛,一波“梗”,这就是“苏超”的魔力。在这片江苏大地上,没有人能阻挡“苏超”带领十三市集体出圈的决心。
就在上周末,全国瞩目的城市足球联赛已经踢到第五轮。盐城队以四胜一平的战绩高居积分榜首位,而常州队则以零胜零进球的尴尬战绩排在末位。然而,这并不妨碍整个“苏超”联赛的火热进行,其中苏州队与扬州队的比赛吸引了高达43617人的到场观众,刷新了此前的单场纪录。
在文旅营销的赛道上,徐州文旅凭借一首军旅歌曲《战争就在下一秒》的“宣战”视频,强势进入公众视野。与此同时,常州也不甘示弱,推出了一项新的引流策略。当地著名的天目湖景区面向全国光头游客免门票,这一政策在短时间内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度。
这不只是一种敢于输得起的大气,更是一种敏锐捕捉并利用流量的智慧。数据显示,比赛期间,“常州”相关搜索咨询热度激增,各种关键词如“苏超常州”、“常州恐龙园”、“天目湖”等成为热门话题。不仅如此,自驾游产品、火车/高铁票等旅游产品的预订量也较同期有大幅增长。
整个“苏超”赛程对于江苏全省的旅游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据数据显示,无锡、扬州、徐州等五个主场城市的外地游客量较上个周末增长了48.28%。与此同时,选择在比赛主办城市“多住一晚”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这也带动了当地酒店业的繁荣。
这样的成功案例并非仅此一例。“村超”等体育赛事也成功地拉动了贵州旅游的业态发展。去年,贵州的榕江县城在五一期间就接待了大量的游客,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的显著增长。而这样的模式似乎也在“苏超”中得到了验证,“体育赛事+文旅”这一模式似乎成为了可复制的成功路径。
不少省市也看到了“苏超”的火爆,开始计划是否可以举办类似的城市联赛。比如有网友建议四川开展“川超”,即四川城市足球联赛。四川省体育局也表示将借鉴“苏超”的成功经验,完善赛事体系,强化监管,推动公平竞赛。
然而,想要在短期内再造一个“X超”并不容易。每个省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特点,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宣传方式,既不浮夸又不会让网友反感,这需要深思熟虑。此外,即使有了宣传热度,如何确保接待和服务能力、文旅资源的调动和配合能跟上,也是一大挑战。
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地方文旅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冲浪前沿的“选手”。官方对流量热点的感知和敏感度越来越高,借势营销和造梗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跟风效应明显、线上流量与线下引流割裂的问题。因此,地方文旅不仅需要追逐热度和出圈流量,更需要思考如何借助这些热度,贯穿个体特色,通过出圈机会把自己“讲”明白。
面对“苏超”的热度,各省市应该先想明白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无论是通过其他适合的由头、其他体育赛事还是地方性庆典活动、传统文化节日等,只要做足准备,一样可以等来属于自己的出圈机会。因为文旅业态具备“一业兴、百业旺”的高效联动作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是各地方共同的目标。如何成效最大化,是各地方面前的“考卷”。
不过最终,无论怎么变化,“苏超”能否持续其热度,还是得靠实实在在的比赛内容和精彩的竞技表现来维系。而这背后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的努力与特色,都将成为这场盛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